紹興之旅(2):會稽山兜率天、倉橋直街與魯迅故居
文章目錄
會稽山兜率天
會稽山是紹興名山,在中國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,後面我們還會多次提到這座山。雖然如此,但我此次來到會稽山並沒有什麼準備。當時我在前一天晚上看過柯橋古鎮之後,就在地圖上尋找附近可去的地方,發現了「會稽山兜率天景區」的字樣,然後在網上簡單搜了幾句就決定第二天過去看看。我感覺,「會稽山」是一大片山脈,因為還有其他地方也屬於會稽山。
這個地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,因為我不喜歡被強迫要求坐景區大巴上山,但也沒有辦法。上山之後我發現這個景區有個特別之處——景區大巴直接把我拉到了靠近山頂的地方,而且下車後先進入了一個建築之內,裡面全是紀念品商店。一般景區的紀念品商店都在出口,它卻在入口。另外,走過紀念品商店後,需要坐好幾層的電梯,然後會到達一個十分寬闊恢弘的平臺,平臺盡頭就是景區的第一個主要景點——龍華寺。
龍華寺的牌坊十分大氣和恢弘,我使用騰龍 17-28mm 鏡頭
超廣角拍攝下來效果十分震撼(上圖),驚訝到我了,在這之前我除了拍攝星空,很少使用這顆鏡頭的 17mm 端。
接下來是同樣震撼的大殿和其屋簷:
龍華寺建築精美,但除此之外乏善可陳。走過龍華寺的幾個大殿之後,我遠遠看到了景區主打的標誌性景觀「兜率天宮」。
「兜率天」是梵文 Tusita
的音譯,也譯成「兜率陀」。六慾天之一。此天有內、外兩院,內院是彌勒居住的淨土,普通訊眾若信仰彌勒,稱誦其名號,死後便可往生(即上生)此天。
這也是一個人工建築,完工於 2015 年。兜率天作為佛教極樂淨土的所在,之前只存在於宗教典籍之中。提出修建該建築的是潘建國先生(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弟子),用於教化與文化傳播,吸引大量遊客前往,利於佛教文化傳播。按照《彌勒上生經》中善財童子參彌勒的描述,他提取出兜率天宮的主要元素——寶宮形態像須彌山,山下有香水海、七重寶垣,蓮花也是兜率天宮必不可少的重要特徵。
在去往兜率天宮的路上,需要先下山,然後再爬山,最後到達刻有名字的石頭。
近觀兜率天宮,發現其中分很多層,建築外側是非常恢弘的階梯,在中間一層正在進行陶瓷藝術品展覽,標價不菲。
從兜率天宮下來,我想再去它的另一個景點「大香林」看看,但時間已經十分緊張。我沿著山路抄小道一路走過去,大概用了半個多小時,一路上全是筍,十分壯觀。到了大香林後發現這裡並沒有什麼太多東西,只有一些古樹。因為景區即將關門,我匆匆看了幾眼就直接走了。
離開會稽山兜率天后,在路上看到好幾個「黃酒小鎮」的牌子,網上查了一下似乎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,於是跟著標誌停車,停好車後才發現被騙了——這個「黃酒小鎮」實則為酒廠。裡面還煞有介事地搞了個黃酒博物館。搞笑的是,在地圖上,黃酒小鎮和黃酒博物館都存在,但位置是距離這裡十幾公里的越城區;而這裡所謂的的「黃酒小鎮」和「黃酒博物館」,地圖上完全沒有標誌。不過,這裡的風景還不錯,裡面有一整牆的李白將進酒的詩句,還做了一些愛喝酒的古人的塑像。
魯迅故里附近
離開「黃酒小鎮」附近後,我一路直奔魯迅故里附近。這附近我已經來過幾次,但因為是紹興最經典的一片區域,我還是決定在附近轉轉,倒不是一定要進入核心景點,更多的是要在附近的步行街轉轉,感受一下。把車停好充電後,我來到了魯迅故里步行街的核心位置,這裡有一家王奶奶臭豆腐,我吃了感覺還挺不錯。
不禁感慨一下,魯迅養活了多少紹興人。直到現在,多少店鋪都是靠著它留下的「營養」而吸引客戶,例如「孔乙己茴香豆」等等,不一而足。
不知不覺天黑了,我突然發現魯迅故里晚上竟然也開門,就故地重遊了一下,其實我更主要的是想看魯迅紀念館,上次疫情期間它晚上不開門,錯過了。
在魯迅故居中,給我留下主要印象的是紹興的「祝福」儀式:
而在魯迅紀念館中,主要感慨於魯迅原配朱安和在一起生活的許廣平的故事,以及魯迅晚期病中的狀態。當然,魯迅為治中國人心病的一路歷程每看一次都令人動容。
非常幸運,魯迅刻「早」字的課桌原件展出在紀念館中,而這件文物在過去數十年間一直沒有對外展出,都是複製件。你能在課桌上找到「早」字在哪裡嗎?我當時硬是沒有找到,後來在網上查資料後重新找,才找到了它的位置。你可以放大下面圖片仔細找找。
倉橋直街
離開魯迅故里附近,我直奔不遠處的倉橋直街。
如前所述,我這次旅行沒有做過多攻略,因此對倉橋直街也沒什麼太大概念。但到了之後我發現,這個街的小巷子很長,且老房子還是挺多的,走走及拍拍照,很不錯。當然,老房子裡經營的肯定都是中國古街清一色的內容——特色小吃。
可以看出紹興政府為了提振旅遊做了不少努力。比如在倉橋直街的十字路口,發現其交叉的街道掛滿了燈籠,估計是想營造打卡點,但其實在這裡拍照有點危險,車不少:
徹底離開倉橋直街,回去取我車的路上,突然無意間看到了秋瑾的紀念塑像。在夜光下這樣的場景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,配合孫中山的題詞「巾幗英雄」,顯得格外聖潔和印象深刻,大量敬贈的鮮花擺放在路邊,這種不期而遇的震撼讓我有點懵。
© 轉載需附帶本文連結,依 CC BY-NC-SA 4.0 釋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