笛簫故事(一)

不知不覺,笛簫已經陪伴了我一年多。它徹底改變了我的生命。在此流水賬式地記錄一下我和笛簫、笛簫協會的一些故事。

相見恨晚

愛上笛子,是在高三。因爲保送,我成了標準宅男。那天在家聽到一首老歌《晚秋》的純音樂版。其中有一種樂器,悠揚中透着婉轉,大氣中帶着柔情,旋律如訴千般情長。而恰到好處的波動、顫動、滑動……都讓我刻骨銘心。我問這是什麼樂器?周圍人沒能給我回答。多方查證之後,我才確定這是一種被叫做「竹笛」的中華傳統樂器。那時的我,只有與她相見恨晚。

奸商?

我在網上買了我的第一根笛子。因爲完全不懂,我買了一根很便宜的笛子,似乎是四十多元。等待快遞送她到家,像等待久違的戀人般,讓人時時如坐鍼氈。

笛子到了家裡,我便迫不及待地按照網上的教程依樣畫葫蘆,等待吹出天籟之音。可是別說天籟之音了,連音都吹不出來。當時,網上很多人都說笛子「吹響是一大關」,於是我想一定需要勤加練習才能吹響。我在家裡,開始了人笛合一的艱苦練習。一開始,我對自己很有信心;一周之後,我對自己很沒信心。兩周之後,我又對自己有信心了——我堅信吹不響不是我的問題,是笛子的質量問題。

我跟我爸說,這根笛子估計被騙了,網購還真是不保險啊。我說,要不找個會吹笛子的,拿我的笛子試一試;如果也吹不響,就說明是笛子的質量問題。

於是我通過父母的熟人聯繫到一家琴行,在那裡找了一個老師,當時我的想法就是:「上個兩三次課就行了,我就是要驗證一下笛子有沒有問題。」

初窺門徑

我的笛子啓蒙老師給我上課的第一件事,就是隨意的試吹了一下我的笛子。當然,這直接令「笛子有質量問題,所以吹不響」的想法煙消雲散。從此,我每週都騎車到琴行學一次笛子。在老師的指點下,我很快地入門了。

可是,大概只學了四五次,我就有點學不下去了。老師講的進度太慢,而我學得又太快。這主要得益于我以前的音樂基礎。所以,雖然只學了幾次,我已經感覺很多東西已經會了,比如節奏、識譜、以及簡單曲目的把握。於是我當時對於枯燥無味的練習曲不感興趣了。

這個老師畢竟是入門級的,難以教給我更多。後來,我便停止了在那裡的學習。

初入笛簫協會

在寢室,我認識了一位學習葫蘆絲的室友——卜文博。由於有相近的愛好,我倆經常討論音樂方面的內容。在軍訓中,我們發現武漢大學有笛簫協會這個組織,便一起加入了,并認識了當時笛簫協會的副會長——徐駿聰。

但是,由於當時我報了七個社團,所以忙的不可開交。由於各種原因,笛簫協會的迎新晚會我沒有參加,也沒有加入管理層。

當時的我,不知道天高地厚,笛子課只上了兩次就懶得去了。我以為基礎的笛子知識我已經會了,所以不必上課。我也很少到操場練習。所以,這段時間里,我并沒有融入協會。

当前页阅读量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