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次南下旅遊遊記(三)南京之旅
將近一個小時的晚點之後,我們來到了傳說之中的南京。南京是十朝古都,各種歷史建築自然不少,比較著名的就該是它的「明城牆」了。據說從長度上來講,南京的明城牆甚至要比北京的「長城」長許多,但從其雄偉程度來看,明城牆顯然是比不上北京的長城的。 南京的明長城最值得關注的一點,就是其每塊磚上都刻有製造其的人的姓名和日期。據我觀察了一部分,發現其所刻內容大多是非常工整的楷體,應該是用模具刻出來而不是手工刻的。這是爲了保證施工質量,且在發現問題後可以追查到責任人而設計的。後來,南京又恢復了一部分古城牆,值得讚賞的是,所用的全是當時遺留下的磚(即帶有當時製造人刻字的)。
我們在南京主要參觀了三個景點。第一個是夫子廟及其周圍的秦淮風光帶。其實現在那裏就是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(而且信譽不怎麼樣,大部分人都不怎麼敢在那裏買東西),但是確實還保留了不少當時的建築風格。我一個人進入了「夫子廟」參觀。
雖然我做好了思想準備,但是仍然對在夫子廟中的場景有點感慨。夫子廟完全成了迷信者追求「高中」甚至「多子」的平臺,香火旺盛。而裏面的幾乎所有東西,你碰一下都是要收費的(舉例:放了一個打鼓,2 元/每擊,聽所謂古典民樂,100元/曲)。孔子及其弟子的傳說和論著,句句都成成爲政府、商家的聚寶盆。所謂「夫子廟」,已經幾乎和夫子無關,完全成爲了政府炒作文化旅遊的工具,商家唯利是圖的搖錢樹,老百姓祈求考試順利和多子的寄託。我不知道,高高聳立的夫子象中,那古老的靈魂,會對今天的情景有何感想。這就是中國人對待所謂「中華傳統文化」的最重要代表人物的態度。其實,他們甚至對孔夫子根本就沒有態度。試想他們哪有時間去學習和分析孔子的學說,並對其發表自己的意見——他們只是把孔子當成搖錢樹而已。中間還有所謂的「編鐘演出」,水平極低,畢竟我還是稍懂音樂的。我心情甚爲低落地出了夫子廟。
然後我們就來到了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」——南京雨花臺。所謂「雨花潭」和「雨花石」根本就沒見到,但見到了用於「愛國教育」的那塊「英雄就義群雕」。我望著那些英勇就義的英雄們,不知道他們在天之靈是否會後悔他們當初的選擇。據說在這裏犧牲的烈士多達十萬。
我遊覽的下一個地點是「閱江樓」。這座樓是南京市政府於 2000 年所建造的一處景點,按照當年朱元璋的遺願建造在了獅子山(獅嶺)之上。我覺得這座樓建造的質量倒是不錯,而且其主要作用已經體現了出來——在閱江樓的最高層可以遠眺整個南京的美景,而且可以很好地欣賞滾滾長江與「中國人民的驕傲」——南京長江大橋。此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蘇聯的幫助下建造的,後來蘇聯撤走了專家,國人在毛澤東的指引下遵循「獨立自主」的原則完成了它的後續建造。
這是我第一次到長江之南旅遊,也是我第一次來到長江之邊,目睹長江之美景。但是這座於 2000 年建成的樓,已經「自覺地」封了自己一個「江南四大名樓之一」的美稱。在現場,很多人就對此表示,即使是「之一」,也肯定是末位那座樓。在閱江樓裏,供奉著一些類似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」的警示。
但是在我看來,南京其實是個「悲劇之城」。畢竟南京發聲了很多的悲劇,這些想必大家都知道。閱江樓旁邊的一篇廟宇,就是「中國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——『南京條約』簽署的地方」,導遊激動地介紹說。
導遊又說,在南京建都的「朝代」都很短命,包括「中華民國」。我知道大家常常在心中還是以帝王將相與尋常百姓之類的觀念,去看待「中華民國」,甚至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,所以把「中華民國」和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作為一個「朝代」也是很正常的。但是說「中華民國」短命,我笑而不語。任何理性的人都必須承認「中華民國」政權還真實地存在於地球,這個目前狀態良好的「朝代」只是在大陸的教科書裏壽終正寢了而已。如果「中華民國」真的壽終正寢,我倒要爲中華民族的前途擔憂。 隨後,我們的車開向無錫。由於一些原因,我沒能去「中山陵」一遊。在去無錫的路上,我仍然對此頗有遺憾之感。但中山陵應該是一個陵墓,而不是一個景區。雖然不能親去祭拜,我仍然要對這位提出「民族」、「民權」、「民生」三民主義、推進中國民主自由的導師表示自己由衷的尊敬。我無奈地想,他的這些言論,如果換成新中國的公民說出,肯定早已被和諧了。 敬請繼續關注我的遊記。
题外话:我帮你整理了包括 AI 写作、绘画、视频(自媒体制作)零门槛 AI 课程 + 国内可直接顺畅使用的软件。想让自己快速用上 AI 工具来降本增效,辅助工作和生活?限时报名。
© 转载需附带本文链接,依据 CC BY-NC-SA 4.0 发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