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++笔记:习题 3.7 (3.2.4)

/* C++ Primer 3.2.4 習題 3.7
 * 題目: 編寫程序實現從標準輸入讀入兩個 string 對象,比較其是否相等,哪個較大,哪個較長。
 */
 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string>
 
using std::cin;
using std::cout;
using std::string;
using std::endl;
 
int main()
{
	string s1, s2;
	getline(cin, s1);
	getline(cin, s2);
	if (s1 == s2)
		cout << "S1, S2 is the same." << endl;
	else if (s1 > s2)
		cout << "S1 is biger than S2." << endl;
	else
		cout << "S2 is biger than S1." << endl;
	if (s1.length() == s2.length())
		cout << "S1, S2 is the same length." << endl;
	else if (s1.length() > s2.length())
		cout << "S1 is longer than S2." << endl;
	else
		cout << "S2 is longer than S1." << endl;
	return 0;
}

C++笔记:习题 3.5 (3.2.2)

/* C++ Primer 3.2.2 習題 3.5
 * 題目: 編寫程序實現從標準輸入每次讀入一行文本。
 */
 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string>
 
using std::cin;
using std::cout;
using std::string;
 
int main()
{
	string s;
	while (getline(cin, s))
	{
		cout << s;
	}
	return 0;
}
/* C++ Primer 3.2.2 習題 3.5
 * 題目: 編寫程序實現從標準輸入每次讀入一個單詞。
 */
 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string>
 
using std::cin;
using std::cout;
using std::string;
 
int main()
{
	string s;
	while (cin >> s)
	{
		cout << s;
	}
	return 0;
}

信息学竞赛题典 搜索引擎内测截图

image

image

image

image

《世说新语·德行第一》读书札记(一)

以下内容仅代表本人随想,欢迎讨论。

1. 陈仲举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,登车揽辔,有澄清天下之志。为豫章太守, 至,便问徐孺子所在,欲先看之。主薄白:“群情欲府君先入廨。”陈曰:“武王式商容之闾,席不暇暖。吾之礼贤,有何不可!”

所谓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;历史上关于求贤若渴的文章很多。譬如周公吐哺。这个典故出自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

周公戒伯禽曰:“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於天下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”

后来又被曹操所引用:
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。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
——曹操(东汉)《短歌行》

说实话,我十分喜欢曹操的《短歌行》,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曹孟德对人才是多么的渴望!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,把得天下和重人才的关系说得如此紧密。曹操是一个伟大的人。不能被《三国演义》所误导。

9.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,值胡贼攻郡,友人语巨伯曰:“吾今死矣,子可去!” 巨伯曰:“远来相视,子令吾去,败义以求生,岂荀巨伯所行邪!”贼既至,谓巨伯曰:“大军至,一郡尽空,汝何男子,而敢独止?”巨伯曰:“友人有疾, 不忍委之,宁以吾身代友人命。”贼相谓曰:“吾辈无义之人,而入有义之国。” 遂班军而还,一郡并获全。

我对这一条的印象特别深,“遂班军而还,一郡并获全”读完后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:怎么可能?打仗还真能这样“以德取胜”?经过一番思考和调查,我还是觉得这一条没有什么可信性。实际上,有很多条目感觉都是为了证明德行的重要而生造出来,或者是采用没什么依据的传说。德行是重要,但是世说新语中的德行,我认为还是显得过于迂腐。

13. 华歆、王朗俱乘船避难,有一人欲依附,歆辄难之。朗曰:“幸尚宽, 何为不可?”后贼追至,王欲舍所携人。歆曰:“本所以疑,正为此耳。既已纳其自讬,宁可以急相弃邪?”遂携拯如初。世以此定华、王之优劣。

这一篇赞扬的,应该是“负责到底”的精神。这很有警示作用。很多人都会虚伪地帮助别人,但是患难时仍然是只顾自己。真正能做到如同华歆的,世间无几人。

1 6 7 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