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造车,抛妻弃子?还有多少老婆孩子要被牺牲?

希望以后我们国产汽车的发布会,不要一个个像内卷到内伤的孩子在诉苦。

1

我无意间看到了智己L6发布会上联席CEO刘涛的这么一段话:

我们的同学甚至连自己小孩子的出生都会错过

我们有同学一狠心

把自己年幼的孩子送去了寄宿制学校……

我们国人什么时候才能不被这种话语所感动?

令人欣慰的是,这话一出,网上并非一片感动,而是炸了锅。有人调侃道:「少买一辆智己,就少一个寄宿的孩子。」

有的甚至给L6贴上了「抛妻弃子车」的标签。

这位高管的苦衷,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。但是,这不禁让人思考:在汽车行业里,这样的家庭牺牲是不是成了常态?

其实,智己并非个例。有些车企不仅将周六定为正常工作日,还让员工「悄悄」规避法律风险。这种情况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。

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生活,真的能造出好车,销量就能飙升吗?

2

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,似乎让一些企业忘了,造车不仅仅是生产线上的机械运转,更是人的智慧和生活体验的结晶。

在汽车行业的无情竞赛中,有一课似乎被遗忘了:亨利·福特的智慧。

1914年,福特汽车公司推出T型车后,福特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策:工人的日薪将达到5美元。这一创举不仅仅是对社会公平的贡献,更是一条精明的商业法则。福特深知,只有当工资高且稳定时,工人才能成为消费者,市场才会稳定增长,他们才买得起T型车。

福特的这一理念开启了一个良性循环:待遇优厚的工人带来了消费需求,进而促进了业务扩张和就业增加。他是最早明确提出这个概念的商业领袖之一。

福特的智慧并非孤例,其他高管和强大的工会组织也采纳了这一理念,通用汽车和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签订的《底特律条约》便是最好的证明。这种「利益共享资本主义」的理念,曾带领美国经历了二战后的经济黄金时期,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中产阶级繁荣景象。那时的商界领袖们深信,企业的成功与工人福利成正比。

像标准石油公司的弗兰克·W·艾布拉姆和通用电气的厄尔·S·威利斯等人,都提倡平衡各方利益,认为员工的经济安全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。

然而,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来,这一理念似乎逐渐被边缘化。生产力虽然大幅提升,但工人的实际工资和福利却几乎停滞不前。公司利润飙升,而中产阶级的收入却停滞,我们正在为这种转变付出代价。福特曾预言,如果普通民众没有稳定的收入增长,经济将会停滞不前。

现在,我们似乎正遭受着这一预言的验证。就像福特说的那样,如果普通民众没有收入稳步增长的稳定工作,经济就会停滞不前。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,世界已经多次陷入「失业型复苏」的泥沼。

我们不能忘记,在造车的过程中,不仅需要技术和创新,还需要人的智慧和生活体验。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的人,如何能够理解用户的需求,造出能触动人心的产品?

汽车行业的领袖们应该回顾历史,重新领悟福特的智慧:只有当中产阶级能从国家经济收入中分到更多的份额,经济才能更快增长,我们的产品也才能更加卓越。

毕竟,只有幸福的员工,才能造出让人幸福的车。

题外话:我帮你整理了包括 AI 写作、绘画、视频(自媒体制作)零门槛 AI 课程 + 国内可直接顺畅使用的软件。想让自己快速用上 AI 工具来降本增效,辅助工作和生活?限时报名

当前页阅读量为: